【互联网展览新闻】“互联网+”之于会展行业是什么?答案也许并不重要,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用互联网思维做传统生意的商业形态。马化腾也认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提升。”
对于会展行业,“互联网+”的提升手段体现在哪?通过这种手段要达到什么目的?
现在没有人否认“互联网+会展”的核心,在于“互联网”背后的“+”m^2m^2融合。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会展行业的各自优势,迸发合力,激发创新。
“互联网+”的特性是创新驱动,跨界融合,重塑结构,连接一切,开放生态,尊重人性等。核心是创新驱动。
从中国会展业、特别是展览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看,总体上说该行业属于粗放型,并不为过,产业链上的一些环节仍是资源驱动m^2m^2人力资源、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等,企业的创造能力和产品的附加值低,品牌竞争力不足,增长方式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当资源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立刻被压缩,甚至陷入困境,由此而派生的种种竞争、甚至是恶意竞争不一而足。
转变到创新驱动和跨界融合的“互联网+”方式,将会产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造空间。以会展产业链重要的一环m^2m^2展览工程行业为例,传统的展览工程包含了策划、设计、建造、实施、运营服务等,最终的核心产品是展台m^2m^2一个参展商用于展会整合营销活动的空间,以及围绕展台所产生的展会前、中、后期运营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展台已由初期的配以“声、光、电”效果,扩展到现在实现了综合灯光、视频、音频、多媒体、互动体验等多种技术和效果,但是,仍然没有摆脱物理空间的角色。设想,通过“互联网+”,未来的展台不排除将在展览展示的形态上发生“颠覆”性转变m^2m^2一个巨大的集成移动展示终端。这将是以互联网技术贯穿、连通所有展示功能:手机App定位展台、引导展示流程、介绍和演示产品、操控设备甚至现场环境;互动多媒体组织现场各种体验式活动;通过大屏幕终端直接与场内外交流、订购、采访、发表个人观点和感受;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各阶段营销和传播……这些单一的互联网技术都已存在或正在出现,我们需要的是以“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与创新驱动理念,重新定义传统的展览概念,甚至重新定义展览设计和展览工程,完成对传统展览形式和形态的“颠覆”。而最终目的还是更好地实施会展整合营销。。
与此类似的重塑结构还包括设计研发一体化,营销服务一体化……等等。
“互联网+会展”在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落地,是首先要保持传统会展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继而全面增加互联网的接触点,把“互联网+”全面落地到商业模式、营销、产品、服务中去,与具体的、日常的运营对接。
当“互联网+”的“浪潮席卷会展行业时,不少从业人员都在研究关于“+”、关于“转型”的方向和思路,我们今天仍会觉得“产品极致化、高性价比”的模式就能真正改变会展行业吗?我们仍会觉得某种App、或某种单纯的技术手段就能推动这个行业的真正变革吗?
“互联网+”,或者是“互联网+”的思维到底能改变传统会展行业的什么呢?
互联网全球展览中心[互联网会展中心] hlwqz.com 专业专注于互联网展览会开发,为当今推广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宣传新企业的首选之地。她的诞生解决了企业推广费用 越来越高、网站推广效果越来越不明显、推广力度越来越艰难等难题;
会展业说到底还是服务行业,在服务经济时代,产品是无形的,被视为“基础设施”,而服务是贯穿整个产品链的价值体现,因此更加讲求服务体验,客户满意度是衡量这个产业价值的重要标准。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发现、把握并创造客户需求,才能不断地参与市场创新,带给客户真正的价值服务体验。
会展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流量,流量越大,参展商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潜在的商机越多。然而在当今经济压力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参展商内心是期待展会能给他们带去显著的效果以减少其市场开发的其他成本开支,可结果事与愿违;不景气的经济及人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会展公司同样遇到了不少压力,对展会增加宣传就预示着要增加人力成本及对外的广告成本等,线下会展还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经济不景气,参展成本对企业而言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何况近年来观展人流受越发成熟的互联网商务影响也是一年比一年少,更离谱的是近年相当会展的举办方在观展人流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还对原本就时间安排很紧的前来观展的人员现场收取门票费或是门票与身份证要相对应才可入场的荒唐行为阻止观展,促使展会现象观展人数廖廖无几,展会对参展商的效果就更显而易见了。互联网会展中心则完全可以弥补这一切,更不会因高额的参展费用而无形中拒绝了广大中小企业参展,因专业专注于互联网会展研发其费用低,效果显著,公平公正,简单方便,不受时间约束,天气影响,地域限制及几十场异业同期开展所带来的人流量相当可观,对推广新企业,宣传新产品,打造新品牌,维护老品牌等越来越受广大厂商的青睐。